排水管网与河湖水体构成了城市水生态的“血脉系统”——管网的输送效率直接影响河湖污染负荷,而河湖水质又反作用于排水系统的运行逻辑。智能水质监测仪作为厦门万宾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结晶,为实现排水管网与河湖水质覆盖式监测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技术。


一、监测对象与监测需求
1.监测对象
排水管网:重点监控入河排口、污水溢流口、雨污合流点、关键干管节点;
河湖水体:重点关注交汇口、饮用水源保护区、重点治理河段、入湖口。
2.监测需求
(1)全域覆盖:排水管网与河湖节点全覆盖可以避免监测盲区;
(2)数据实时化: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有助于决策更精准;
(3)数据可追溯:对污染事件进行反向溯源,为执法部门带来养护和决策依据;
(4)预警与响应:实现水质异常自动预警,可以迅速防止污染扩散至更广的范围;
(5)辅助决策:实时的监测数据可以为排水系统调度、水体治理、水质考核等提供重要支撑。


二、智能水质监测仪的策略
1. 立体式监测网络构建
通过在以下关键节点布设智能水质监测仪,实现动态感知与全景监测:
排水系统:重点排水口、干支管交汇点、雨污混接点;
湖生态:入河排口、水体敏感区、治理工程重点段。
2. 多参数实时监测能力
WITBEE® EN400-WQ智能水质监测仪通过物联网平台,高频采集九大核心指标:
基础理化指标:pH、溶解氧(DO)、电导率、温度、浊度;
污染负荷指标:氨氮、总磷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。
3. 数据驱动的管理闭环
异常预警机制:水质指标超标时,第一时间将数据上传管理系统,同步推送预警信息;
污染溯源分析:通过时空数据关联,精准定位排水管网或河湖水体的污染源头;
决策支持应用:在富营养化防治、黑臭水体治理等场景中,以高精度数据支撑生态修复方案制定。
三、技术价值:重塑城市水生态管理逻辑
1. 从“事后处置”到“事前预防”:通过高频监测与实时预警,将污染控制节点前移,降低事故处理成本。
2. 多场景应用延伸
(1)排水系统调度:根据管网水质数据优化泵站运行,减少溢流污染;
(2)水体治理工程:为生态修复效果提供量化评估依据;
(3)环境执法监管:通过数据追溯明确污染责任,支撑精准执法。
相关阅读:
热力管网监测系统如何提升“探”漏水平?
智慧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可燃气体监测仪在燃气管网的应用
内涝积水监测中有哪些干扰因素,如何解决?
智能井盖传感器的监测目的和适用场景
综合管廊监测系统需要用到哪些传感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