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水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排放、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三大类。工业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高浓度有机物;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、农药过量使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随意排放;生活污水则包括居民日常产生的洗涤水、厨房废水等。然而,部分地区因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、监管力度不足,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,引发水体发黑发臭、生物多样性减少、水资源利用效率下降等严重问题。系统治理这些水污染,需从源头控制切入,实现针对性治理。

一、源头控制从何入手
水生态环境的源头控制是实现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基础环节,从多方面入手是构建系统化治理机制的前提。首当其冲的便是强化工业、农业、生活污水源头治理,比如加快污水管网建设、避免生活污水直排。再者,科学监测也是基础支撑,越来越多地区开始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加强管控环节,如WITBEE®万宾科技®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,是实现对水质、水量、水生态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的先进系统,不仅在于辅助决策精细化、管理高效化,更在于实现源头主动性的预警和处置。
二、科技创新的实用性
守护水生态环境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,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覆盖水质、水位、气象环境等多环节,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监测设备夜以继日的工作:
1.雷达水位监测仪
雷达水位监测仪基于非接触式雷达波技术,用于监测江河、湖泊、水库等水体的实时水位变化。相比于传统的接触式设备,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,从而不轻易受水体波动、气候变化和漂浮物的多重影响。这种监测仪能全天候的运行,也为洪涝预警、水资源调度和生态调蓄带来了技术支持。

2.智能水质监测仪
智能水质监测仪在实现实时监测的而基础上,对溶解氧、pH值、电导率、浊度、氨氮、总磷等多项水质指标的异常趋势进行同步预警。其内置的4G/5G通讯网络能够对监测结果和预警信号进行实时传输,对于及时发现污染异常或水体突变情况更有意义。这种监测仪适用于河流、湖泊、排水口等节点,是提高水质管理的精准性与效率的理想化选择。

3.多功能气象站
多功能气象站通过集成风速、风向、温湿度、降雨量、气压、辐射等多个环境参数监测功能,更加全面的呈现水体周边的气象环境变化。这些数据对于作业人员分析水质波动成因、预测污染扩散路径等具有重要价值。他们可以部署于重点水域和生态治理区域,为水环境综合评估提供必要的气象数据支撑。

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已逐步成为支撑流域管理、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核心技术,确保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,守护着我们的生命之源。
相关阅读:
房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会用到哪些传感器?
一体化智能井盖传感器,智慧预警保平安
地下城市生命线包括什么?如何实现更智慧的监管和调度?
城市排水管网水质水位监测方法
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备构成有什么?
智能气体监测仪如何保障管廊内作业人员的安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