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,我们都可能见到这样的场景:街道的井盖被顶起,低洼处积水迅速蔓延,车辆熄火、人们涉水而行。内涝并非只存在于新闻镜头里。它是一种潜伏的城市病,发作时迅猛而棘手。面对这样的威胁,WITBEE®万宾科技®地埋式积水监测仪EN200-C让城市在第一时间“感知”到积水的存在,成了智慧城市、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。

一、内涝的难题:快、乱
内涝的应对难点,集中体现在“快”与“乱”两大特征:
1.“快”:积水上涨猝不及防。暴雨来临时,排水系统短时承压过载,积水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快速上涨,城市交通、民生出行瞬间陷入停滞,传统人工巡查根本来不及实时追踪水位变化。
2.“乱”:内涝点位无规律可循。从路口低洼处、隧道入口,到雨水井周边,任何区域都可能成为内涝点,防汛工作如同“盲人摸象”,难以提前布局、精准防控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 EN200-C的部署,恰好针对性解决了这两大痛点。它们被精准安装在易涝路口、隧道入口、雨水井、排水渠等关键位置,以“点”织“网”,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实时感知系统。这让城市防汛从“被动救灾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,能在积水刚形成时就捕捉动态,将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。

二、地埋式积水监测仪的守望
与那些架在杆上的监测设备不同,地埋式积水监测仪选择了一条“隐身”路线——它是地埋式的。埋设的好处也显而易见:
1.不影响通行,车辆、人流照常经过,不会被碰撞或人为破坏。
2.更接近积水源,直接与地表水位接触,测得的数值更真实、精准。
3.隐蔽性强,不易被盗或恶意损坏。
哪怕只是刚刚开始积水的薄薄一层,也能被地埋式积水监测仪迅速察觉,并将数据报告传回监控中心。这种数据采集和传输几乎是实时的,正是因为它基于5G/4G无线通信方式。而且,每一台监测仪都可以被设置报警阈值,当积水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将触发报警机制,监管部门也将在第一时间能够进行应对和预防。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,它也不依赖外部供电,内置低功耗的大容量锂电池,可以持续工作多年而无需频繁更换电源。这对于一些巡检不便的监测点来说几乎是“救星”。
防涝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,而地埋式积水监测仪,就是让城市在这场比赛中拥有更快反应速度的关键装备。它的存在,让积水信息化监管不仅是数据表格上的数字,更是能够落到行动上的指令与调度。
相关阅读:
非接触式河湖水位监测预警设备
如何选择隧道安全监测设备?
智能压力监测仪在供水管网中的核心作用
实现老旧房屋健康监测需要哪些传感器的参与?
综合管廊监测系统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?
内涝常用的监测设备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