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城市地下管网因老化发生燃气泄漏、供水爆管,当超载车辆威胁桥梁结构安全,当极端暴雨引发城市内涝 —— 这些潜藏的风险,不仅打乱市民生活节奏,更直接关乎城市运行的 “生命线”。如今,随着国家对城市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,地方标准逐步落地,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已从 “可选项” 变为守护城市安全的 “必答题”。

一、政策加码,城市安全监测成 “刚需”
近年来,国家层面持续释放 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” 的政策信号,为城市生命线监测行业按下 “加速键”,让安全监测从 “建议推进” 变为 “必须落实”:
1. 《“十四五” 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明确提出 “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建设,实现燃气、供水、排水、热力、桥梁等设施实时监测预警”;
2. 2024 年国务院《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见》进一步要求 “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体系”。
从国家规划到专项意见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城市生命线监测已成为新基建、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各地政府纷纷将其纳入重点工作清单。
随着城镇化率提升,我国超七成城市的地下管网使用年限已超 20 年,老化、腐蚀问题日益突出,燃气泄漏、供水爆管等事故时有发生;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,城市内涝、桥梁安全等风险也不断加剧。这些问题倒逼城市管理者从 “事后抢险” 转向 “事前预警”,而生命线监测系统,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 “关键钥匙”,成为城市安全运行的 “刚需配置。

二、锚定核心,构建全维度安全监测体系
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通过覆盖 “监测 - 预警 - 处置 - 运维” 全流程,为城市筑牢立体安全网,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1. 全品类监测覆盖:精准锁定 “风险靶心”
标准明确将燃气、供水、排水、热力、桥梁五大类城市核心基础设施纳入监测范围,每类设施都精准划定重点监测区域,确保风险无遗漏:
(1)燃气安全:防泄漏、防爆炸
重点关注人口密集区管网、燃气场站及周边地下空间,实时追踪可能引发泄漏、爆炸的异常情况,提前识别风险,避免危险扩散。
(2)供水安全:防爆管、防污染
聚焦老旧管道、主干管关键节点及水厂进出水环节,及时捕捉可能导致爆管、水质异常的信号,既减少停水对市民生活的影响,又保障饮用水安全。
(3)桥梁安全:防超载、防垮塌
针对服役时间长、通行压力大、结构复杂的桥梁,实时监测影响桥梁安全的各类因素,包括车辆荷载、结构状态及恶劣天气影响,全方位守护桥梁通行安全。
此外,排水系统、热力管网也都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,形成 “地下 - 地面 - 结构” 无死角的立体监测网络。
2. 全流程技术闭环:每一步都有 “规范指引”
要明确 “监测什么”,清晰界定 “怎么监测、怎么响应”,让整个安全保障流程有章可循:
(1)前端感知:适应复杂环境,数据稳定可靠
监测设备充分考虑城市复杂环境,无论是地下潮湿、腐蚀环境,还是桥梁露天、温差大的场景,都能稳定运行,确保数据采集不中断、不偏差。
(2)数据处理:去伪存真,预警精准有效
系统通过专业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,排除干扰信息,精准识别异常情况,避免误报、漏报,让预警信息更可靠。
(3)预警分级:明确优先级,响应更高效
按照事故影响程度,将预警分为不同级别,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响应流程和处置时效,确保资源优先投入到最紧急、影响最大的情况中。
(4)应急处置:快速响应,形成管理闭环
提升各级预警的处置时效要求,确保相关单位接到预警后能迅速行动,同时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,让 “预警 - 处置 - 反馈” 的全流程高效运转。
3. 全周期安全保障:严验收、稳运维
一套监测系统能否长期可靠运行,“验收” 和 “运维” 是关键环节:
验收:多重检验,确保质量达标
系统建设完成后,需通过专业检测和试运行检验,只有符合设计要求、运行稳定,才能正式投入使用,从源头保障系统质量。
运维:持续保障,确保长期可靠
要求监测中心 24 小时专人值守,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,及时更换故障设备,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,持续发挥安全保障作用。

三、三重价值赋能,打通城市安全 “最后一公里”
1. 为政府提效:从 “被动抢险” 到 “主动预警”
过去,燃气泄漏、供水爆管等问题往往要等到市民反馈或事故发生后才被发现,处置不及时易引发次生灾害。如今,借助监测系统,可提前捕捉异常信号,快速定位问题点,大幅缩短处置时间。例如,某城市通过该系统,曾在燃气管道出现泄漏迹象后 10 分钟内锁定位置,15 分钟内完成阀门关闭,有效避免危险扩散,应急处置效率提升六成以上。同时,系统生成的风险分布图,能帮助政府精准排查高风险区域,让安全管理更科学、更高效。
2. 为企业降本:减少损耗,优化运营
对燃气、供水、热力等市政企业而言,泄漏、爆管是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。借助监测系统,企业能及时发现泄漏、异常损耗等问题,精准定位并快速修复,减少资源浪费。以供水企业为例,通过监测系统,漏损率可显著降低,每年能为企业节省大量水费损失;热力企业也能通过监测及时发现热力损耗点,优化运营成本。
3. 为市民护航:守护 “脚下安全”“日常安心”
对市民而言,生命线监测系统是 “看不见的安全卫士”:燃气泄漏提前预警,避免爆炸风险;供水爆管快速处置,减少停水困扰;桥梁安全实时守护,通行更放心;暴雨天气提前预警内涝,方便市民规划出行。正如一位市民所说:“以前下雨天总担心家门口积水,现在收到预警就能提前做好准备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
四、乘势而上,共绘城市安全新图景
当前,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已进入 “政策驱动、标准引领、市场爆发” 的新阶段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 等技术与监测系统深度融合,城市生命线监测将更加智能、精准 —— 不仅能提前预测风险,还能与智慧城市平台联动,实现 “预警 - 交通疏导 - 应急救援” 一体化调度,为城市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。
相关阅读:
排水管网监测系统如何解决排水能力不足与积水问题
雷达水位监测仪监测的对象是什么?
可燃气体监测仪在燃气管网自动化监测过程中的作用
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桥梁健康体检中的优势
智慧交通:如何实现隧道监测、管理智能化?
水库大坝的“智”理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