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通过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仪,构建城市生命线监测感知网及运行监测系统,形成监测感知“一张网”,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和风险识别

获取报价
x

提交表单

*
*
*

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:破解88万座桥梁安全难题

2025-11-04

当一座服役30年的乡村梁桥因材料退化出现细微裂缝,传统人工巡检可能5年后才发现;当重载货车频繁通行导致桥梁位移超标,滞后的监测无法及时预警——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我国中小跨径桥梁安全管理的真实困境。截至2024年,全国公路桥梁中84%为中小跨径桥梁(约88万座),80%服役超20年进入病害高发期,但监测覆盖率仅0.57%。随着《进一步推进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(2024-2030)》落地,轻量化监测技术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方案,为中小桥梁安全装上“智能哨兵”。


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:破解88万座桥梁安全难题 (1).jpg

一、中小桥梁监测从“可选”变“刚需”

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,将中小桥梁监测纳入交通强国建设核心任务,轻量化技术因适配中小桥特点,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抓手。

1.国家政策明确“时间表”与“路线图”

2024年发布的《进一步推进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(2024-2030)》明确两大目标:2025年启动2200座中小桥梁轻量化监测试点,2030年实现高速公路、普通国道桥梁监测全覆盖,普通省道重要桥梁监测率超60%;

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直接提出“推广桥梁长期监测技术”,要求将中小桥梁纳入城市生命线工程体系,打通“监测-预警-处置”闭环;

行业标准《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》(JT/T1037-2022)细化监测指标,为轻量化设备提供技术依据,如明确位移、应变、振动等核心参数的监测精度要求。

2.地方试点加速“规模化”落地

政策驱动下,多地已开启中小桥梁轻量化监测实践,形成可复制的经验:

江苏:2023年建成72座普通国省道桥梁监测系统,计划2025年覆盖868座,重点解决长三角重载交通下桥梁疲劳损伤问题;

湖北:2024年启动185座中小桥梁试点,创新“一桥群一方案”,针对山区桥梁地质灾害风险,搭配北斗定位与振动监测设备;

重庆:城市桥隧智慧监管覆盖率达70%,24座跨江中小桥梁通过轻量化系统实现7×24小时振动监测,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。

3.监测缺口催生“百亿级”市场

按政策目标测算,2025-2030年需完成超20万座中小桥梁监测改造,单桥轻量化方案成本20-50万元,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。而当前仅0.5万座中小桥完成监测,供需缺口显著,轻量化技术成为企业与地方合作的核心切入点。

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:破解88万座桥梁安全难题 (2).jpg

 

二、传统监测陷“三重困境”,轻量化技术破局关键

长期以来,中小桥梁监测受限于成本、效率与运维,传统方案难以普及,而轻量化技术从根源上解决这些痛点。

1.传统监测的“不可承受之重”

成本过高:传统监测系统单桥投入超100万元,包含大型数据采集站与复杂布线,中小桥养护预算难以覆盖;

部署低效:需封闭交通钻孔安装,单桥施工周期3-7天,影响城乡路网通行;

运维困难: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维护,数据分散无统一平台,7×24小时监控需大量人力,部分地区因人才缺口导致系统“停摆”。

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:破解88万座桥梁安全难题 (1)(1).jpg

 

三、轻量化监测的“四大核心优势”

比传统方案,轻量化技术通过“降本、提效、智能、适配”,完美匹配中小桥梁需求:

1.成本革命:从百万级到十万级

轻量化监测方案通过设备集成、无线传输等技术革新,将单桥监测成本从传统的百万元级降至20-50万元,降幅达70%以上,让大规模普及成为可能。

2.部署效率:从按月计到按天计

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轻量化监测设备,支持快速安装与即插即用,单桥部署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,大幅降低对交通运营的影响,特别适合交通繁忙的城市桥梁。

3.智能预警: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

基于AI边缘计算的智能监测系统,构建了“黄色-橙色-红色”三级预警体系:

黄色预警:单一参数超限,触发短信通知

橙色预警:多参数关联异常,自动生成维护工单

红色预警:结构级风险,5分钟内联动应急系统

4.续航能力:从频繁更换到长期值守

采用低功耗设计与大容量锂亚电池,设备续航时间可达5年以上,支持太阳能充电,年均维护成本降低50%,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桥梁的供电难题。

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。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、规模应用三重驱动,我国正构建起"监测全覆盖、预警全天候、处置全闭环"的桥梁安全防护网。这一模式不仅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韧性,更为全球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,彰显科技赋能治理的现代价值。


相关阅读:

江苏一小区楼房沉降开裂,结构健康监测如何为建筑安全“把脉问诊”

国家发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《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》

城市更新加速:84万公里地下管网改造,筑牢城市生命线

雷达超声流量仪有什么优势?

GNSS监测一体机的技术原理及核心价值体现在哪儿?

中小型桥梁如何实现轻量化监测? 

产品推荐

更多>
  • 雷达水位监测仪
    EN200-D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地埋式积水监测仪
    EN200-C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雷达超声流量计
    EN202-RDU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智能结构诊断器
    EN300-G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可燃气体监测仪
    EN500-CG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智能气体监测仪
    EN501-MGA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雨量监测站
    EN701-RMS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遥测终端机
    EN402-VR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多通道振弦采集仪
    EN402-VR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  • LoRa边缘计算网关
    EN402-LR

    获取报价
    x

    提交表单

    *
    *
    *

总部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F05栋6层

企业热线:400-816-3116

业务咨询:159 5921 7190 (微信同号)

  • 扫码获取方案

  • 扫码关注抖音

© - 厦门万宾科技有限公司  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闽ICP备17010006号-8